- 范文正文
-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宪法
曹宇琦
2014年10月23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首次被写入最高规格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至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渐成专属名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正是两年来重要讲话的精选,它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不仅是写给中国的圆梦指南,也是写给世界的国策宣示。
全书分为十八个部分,论述切实详尽、视角广阔宏远,涵盖了当代中国的党内建设、经济发展、法治中国、生态文明、外交方略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实现中国梦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群众路线。
在校共学会举办的读书会上,主持人为我们重点解读了法治专题。法乃国家布大信于天下,十八大至今,“依法治国”一直贯穿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路之中。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首次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它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原“十六字方针”,是法治社会建设的规划蓝图与衡量标准。
前不久举行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对法治建设的探讨引向高潮,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对这一问题有着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所谓法治社会,就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应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需要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自觉守法的意识,需要法律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并受全社会监督其执行。
在我看来,“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依宪治国,即依照社会主义宪法,和西方的宪政是有区别的。宪法规定了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因此依法治国首先应当“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才能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整个世界不能不关注中国的未来走向,不能不关注新的领导集体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新变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更为各国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中国深刻变革和感知中国梦想追求的窗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将日益凸显出来。每一次重要讲话传递给我们的,不应是一句事不关己的口号,而是一种指引和向导。作为未来的法律人,对社会的关注和热情是我们必备的专业素养,贯穿求学生涯,融入工作事业;作为进步青年,我们更应建立起科学的思维理念,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的未来建设。
四进: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
四信: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
“四进四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主要内涵是以“四进”为手段,以“四信”为目标,即通过“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组织开展有形化、经常化的工作和活动,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和高校团学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
作为大学生,我将认真的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进四信”讲话精神与我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相联系,积极自觉的用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重点,学习把握讲话精神中贯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我将通过在支部、社团开展的“四进四信”精神宣传活动努力学习总书记的明智思想,并且在网络上积极查阅两会和“四进四信”精神的相关资料。同时,我还将自觉向身边的同学们宣传相关新闻和精神。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在活动中践行中央的“四进四信”文件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让同学们在实践、参与中信任、学习、消化,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代言人。
我将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积极学习历代党的领导人提出的先进思想,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树立自己梦想,并将它与国家梦想相结合,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向身边同学介绍党和政府的重要举措,提醒他们时刻不忘学习先进思想,提高思想水平,使大家一起进步。
通过对“四进四信”精神的学习,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理解四信精神的重要性,树立自己的理想,在党的思想的指导下,使自身得到更好的提高。
-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作品部分转载于互联网,旨在为网民提供阅读参考,若《【四进四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主题团课心得—曹宇琦》一文涉及版权问题,或原作者不同意本站转载您的作品,请通过页面底部邮箱告知我们;因为本站编辑人手有限,而部分文章作品原出处也无从考究,所以若没注明本文出处或转载到本站请您谅解,感谢您的包容与支持!